昨天看到微信之父李小龙在微信十周年演讲上说的一句话: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
看到这句话时,我的感受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将每个人使用微信的目的和维持社交朋友圈的态度和方式,浓缩了进去。
从微信诞生至今,一晃十年过去了。
而我,是从2013年开始使用微信的。那一年我还一大学二年级的学生。那个时候,身边用微信的人不多,同学推荐我使用的时候,我因为有QQ,所以就没有想着下载去使用它,毕竟,用的人也不多,下载了也没人,还是要靠QQ。但是,后来同学告诉我,微信需要的流量很少,比使用QQ节省多了。于是,在那个每月只有200兆、靠精打细算使用流量的年代,我二话不说下载了微信,从此,与微信结缘。
后来,我渐渐发现身边很多人也都开始使用微信,于是,我的微信里,也因此加了一些人,以同学居多。后来也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摇一摇什么的加过陌生人,认识了本没有可能,但因为这个功能而结识的其他院校同学。
渐渐地,微信里的成员,从十几个,增加到几十个,再到上百个,一直到今天,七八年过去了,我微信里的好友,将近有500位好友。不多,但相比靠以往直接间接关系认识的朋友,也不少了。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微信里的所有“好友”,80%以上,是处于躺尸的状态。
但我一开始加他们,也并不是因为无所事事才加的。那为什么到现在,大部分人处于躺尸状态了呢?
仔细想想,在自己的微信好友里,无非是两类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和无血缘关系的人。
1、有血缘的人,为了联系而顺应时代潮流
有血缘关系的人,添加微信,不过是增加了一种联系的渠道,让交流更多样便捷,就算没有微信,一定会有其他的社交方式去联系。
2、无血缘的人,迎合了时代趋势,获得了联系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又分成朋友、同事、对自己有需要的陌生人。但是,这类人里,却会因为时间、环境的变化,呈现出阶段式的躺尸状态。
我们的朋友,躺尸的次数,跟我们联系的频次有关,经常联系的人,我们就会越聊越多,甚至超过家人,而不经常联系的,一旦长期下去,也就成了曾经的朋友;
至于同事,目的性很明确,那就是因为工作需要彼此建立联系,联系的次数很多,但同时,一旦离开了目前的工作,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躺尸,如果有幸超越同事关系,上升为朋友,那就会进入朋友间的关系的赛道,关系疏紧,和社交频次直接挂钩;
至于陌生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的你和TA,因为某一方或彼此的某些需要而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如此,一旦需要达成,或者需要没达成,就会很快成为躺尸族。
如麦田的庄稼,一茬又一茬,如此般,我们的微信好友,在数量级增长。
社交的本质在于找到同类,更具体来讲就是,社交在于找到特定时期的同类,特定时期的我们,因为需要,找到了当时的同类,一旦过了这个时期,我们的需要变了,我们的同类也会更新换代。
那,原来的、曾经的同类呢?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人对待自己朋友圈的态度和习惯了,是定期清理、还是一直保留,是个人的决定,不管是哪一种都没好坏之分,因为,你不管是保留还是定期清洗,你的社交,永远在运转,永远是在找寻和这个阶段的你“同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