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82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6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8 12:09:31    

在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山南麓,有一处规模宏大、庄严肃穆、松柏长青的烈士墓园,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们长眠在这里。他们为了民主共和,为了挽救国家危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人们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烈士们永远受到后人敬仰。

同盟会成立以后,连续发动十多次武装起义,因准备不足或敌众我寡,都归于失败。面对失败和挫折,革命党人并没有气馁和畏缩,反而激发出了更大的勇气和豪情。

公元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岛召开会议,同盟会重要骨干黄兴、胡汉民、赵声等人参加。会议分析了国内形势,认为经过广泛宣传和多次武装起义,动员和锻炼了群众,积蓄了很大的革命力量,形势发展很好。前不久,同盟会组织广州新军举行过一次起义,因准备不足而失败。孙中山等人认为,广州新军中仍有大批同盟会员,依然具备发动起义的条件,于是决定再次发动武装起义。

孙中山他们远在海外,对国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之后,引起朝廷警惕,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再次起义必然面临更多的困难。同盟会对情况了解不透,这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会议做出再次武装起义决定后,同盟会骨干成员分头进行准备。孙中山在海外广泛联系华侨,负责筹款,寻求支持;黄兴赶到香港,具体策划组织起义。他们都是清政府通缉人员,难以在国内活动。

黄兴汲取历次起义失败的教训,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下设调度、储备、交通、联络等部门,认真细致地开展筹备工作。在广州设立了秘密据点,加强各方面的联系。

在筹备过程中,黄兴他们发现,朝廷已经对新军加强了控制,士兵不能自由行动,军中布满了朝廷的眼线。更重要的是,枪械子弹集中保管,士兵们平时手里是没有武器的。黄兴将情况报告了孙中山,孙中山立即在日本购买了一批军火,准备运到广州。

经过五个多月的准备,起义工作大体筹备就绪。黄兴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起义计划,准备4月13日发难。起义仍以广州新军为骨干,再加上数百名同盟会员,分为十路。黄兴届时潜入广州,担任起义总指挥。起义军占领广州以后,向湖南和江西进军,同盟会会员谭人凤在长江流域举兵响应,两军会师于南京,然后直捣北京,推翻清朝。计划鼓舞人心,但有点不切合实际。

眼看起义就要爆发,不料却出了意外情况。另一个革命团体在广州刺杀了朝廷大臣孚琦,引起朝廷疯狂报复。广州全城戒严,清军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起义被迫推迟,时间改为4月26日。

4月23日,黄兴由香港潜入广州,准备领导起义。但朝廷对新军控制得更加严格,特别是在日本购买的军火迟迟没有到达,起义只好再次延期。

朝廷大概察觉了同盟会的起义活动,突然下令,要将广州新军调往外地。新军一走,起义自然就泡汤了。黄兴心急如焚,当机立断,决定4月27日举行起义。

起义计划也被迫改变,由原来的十路改为四路。黄兴亲率一路,攻打总督衙门,打掉敌人的首脑机关;姚雨平率一路夺取北门,胡毅生率一路攻取南门,迎接城外新军入城;陈炯明率一路攻打巡警教练所。

陈炯明、胡毅生反对仓促起义,认为准备不足,弹药缺乏,尤其是清军已经有了防范,起义必定失败。姚雨平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提出枪械不足,必须给他至少五百支枪,否则难以完成任务。黄兴不愿意让几个月的心血付之东流,仍然下决心举行起义。

4月27日下午,黄兴、林文等人率领一百二十余人的敢死队,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扑向总督衙门。敢死队大部分是同盟会员,人人奋不顾身,拼死向前。衙门的清军抵挡不住,溃散逃命,两广总督张鸣岐也逃跑了。黄兴占据了总督衙门,下令放火焚烧,广州城内浓烟滚滚。

黄兴这一路进展还算顺利,但张鸣岐逃走,并没有打掉敌人的首脑。尤为严重的是,其他三路均未发动,黄兴处于孤军作战的不利境地。黄兴无奈,只好将敢死队再分成三路,分别夺取北门、南门和攻打巡警教练所。敢死队本来人数就不多,一分为三,更显得势单力薄了。

张鸣岐逃到水师提督李准大营,立即组织清军反击。李准亲率亲兵大队,去围剿起义军,正好撞见了黄兴、林文带领的一路人马。林文知道李准的亲兵大队里有不少同盟会员,便走上前去高呼:“我等皆汉人,应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要再打了!”

林文话音未落,李准一声令下,亲兵大队乱枪齐放,林文顿时倒在血泊之中。李准也是汉人,却卖力地镇压起义,深为革命党人所憎恨,多次派人刺杀他。李准两次被刺受伤,差点丢了性命。李准后来投靠了袁世凯。

在李准亲兵大队的乱枪下,敢死队员大部分中弹牺牲。黄兴右手负伤,改用左手射击。战至最后,只剩下黄兴一人。黄兴躲进一家小店,改装出城,逃回了香港。

同盟会员喻培伦率一路去攻打巡警教练所,遇到清军抵抗。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面高呼杀敌,一面投掷炸弹。敢死队员奋勇杀敌,但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喻培伦受伤被俘,英勇就义。

夺取北门的一路敢死队员,也遭遇了清军,不仅没有夺取城门,反而陷入清军包围之中,敢死队员大多战死。

陈炯明、胡毅生、姚雨平三人逃出城外,保全了性命。后来陈炯明背叛了孙中山;胡毅生成为国民党极右派,涉嫌杀害廖仲凯;姚雨平继续追随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立有大功。

广州起义是在清朝已有防备、准备不足情况下仓促举行的,起义后又没有夺取城门,无法得到城外新军支援,陷于孤军作战,因而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是,广州起义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加速了清朝灭亡,尤其是烈士们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英勇战斗。

广州战事平静以后,同盟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组织收尸队,把七十二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广州起义,也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后来查实,黄花岗起义的死难者并不止七十二位,有姓名可查的就有八十六人,还有一些无名英雄。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成为无数英雄先烈的代表。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革命党人不仅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而且组织了一些暗杀活动,其中著名的有,汪精卫刺杀清朝的摄政王。

汪精卫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却是一位不惧生死的热血青年。请看下一集,汪精卫刺杀摄政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