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这个道理自古就存在。适用于从古至今的绝大多数的婚姻。门当户对不仅仅是指双方家庭的财力,地位,其实也更多地反映在婚姻中男女双方的意识和思想的匹配上。一个从小受到过高等教育,进出大师名门的人和从小就拜师学艺,混迹社会的人,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因为二者本身就身处不同的圈子,很难理解对方。但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婚姻都门当户对,幸福美满。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出现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第一种、牺牲个人价值的婚姻
婚姻的本质是将两个相互没有任何关系的家庭,变成了亲戚。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部落和帝王之间联姻的关键。男女双方在这场婚姻中虽然是主角,但却不是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主角其实就是双方家庭的利益。毕竟男女双方也是因为家庭的财力和物力,才能长大成人。所以,有时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会发生在牺牲自我的情况中。这时,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可能有着天壤之别。比如一方家庭的孩子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而一方家庭需要靠对方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的困境。于是婚姻就建立在了牺牲个人的基础上。对家庭而言,婚姻是成立的。但对男女双方而言,婚姻却是虚假的,甚至违背常理的。这种婚姻的持续时间,通常取决于双方家庭对各自利益所需的时长。可能五年到十年,也可能是一辈子。对个人而言,可能成为家庭利益下悲剧的产物。

第二种、牺牲家庭利益的婚姻
这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恰恰相反。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甚至世界观和人生观截然不同的人,没有因为家庭的利益,而走到一起,步入了婚姻。乍一看,似乎是电影和小说中的经典,其实不然。现实中,实现这个结果,通常会有一个条件。男女无论哪一方,可能为对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或是共同体验了生死。比如救了对方的性命,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帮助了对方的家庭等。正如古装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以身相许。”当时双方在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一同有过类似生死的经历。这段经历便可以超越两人的身份、背景、家庭等一切所谓门当户对的条件。毕竟人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往往在战乱年代,男女双方结婚后的感情能够如此真挚的原因吧。这种婚姻通常能够长久,但婚姻过程中的幸福程度,因人而异。

第三种、牺牲世人价值观的婚姻
这种情况在当代较为常见。男女双方实则对异性并不感兴趣。在对人生伴侣的选择上,更喜欢同性。但毕竟结婚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对家庭和社会有所交代。于是双方要上演一场戏,用这场戏中的婚姻闭上世人的嘴。因为重点是找到也需要演这场戏的对象,所以在门当户对的问题上,不再特别在意或是双方会做足了功夫,让彼此的家庭看起来门当户对,以满足世人的价值观。这种婚姻原本就是一场戏,自然婚姻本身的结果就不会圆满。不是后面悄悄地离婚,就是干脆谁也不说,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