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冬至吃饺子居然是纪念他?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57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4 10:10:09    

前言

冬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气之一,被称为“亚岁”、“冬节”、“贺冬”、“小年”等,体现了其在民间的重要地位。南方沿海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而在中国北方,农历冬至这一天的必备节日美食就是饺子然而,你是否了解冬至吃饺子的起源和纪念的对象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传统习俗与张仲景这位被誉为“医圣”的人物息息相关。张仲景,来自南阳西鄂,是一位医学家。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堪称医学界的巨著,并将其留传至后世。其中,祛寒娇耳汤更是备受医学界推崇,被奉为经典。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张仲景曾担任长沙太守,他积极医治百姓,行医于大堂,帮助病患。然而,他并非只满足于担任政府要职,他追求更广泛的救助范围。因此,他毅然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为乡邻治病。

正巧,他回乡的时刻正值寒冷的冬季,他在白河两岸见到了乡亲们黄瘦的面容,饱受饥寒之苦。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人甚至经历了耳朵被冻伤的情况。

于是,张仲景责令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并准备了一个大锅。在冬至这一天,他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草药放入锅中熬煮,随后将煮熟的羊肉和药材捞出切碎,用面包包裹成耳朵的形状,这便是被称为“娇耳”的食物。他将煮熟的“娇耳”和肉汤分发给前来求药的人们,每人都能享用两只“娇耳”和一碗肉汤。

吃了这份特殊的美食后,人们感到全身暖和,双耳也变得发热,冻伤的耳朵也奇迹般地痊愈了。为了纪念张仲景的救助之恩,后来的人们便仿照“娇耳”的形状,制作出了类似的食物,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饺子”或“扁食”。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尤其在南阳地区,人们更是有一句俗谚:“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可见这一传统的深入人心。吃饺子的习俗正是将人们对于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感激之情化为行动。每逢冬至这一天,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饺子,共同庆祝这一重要的节日。

冬至的由来

冬至,俗称"冬节",它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一天由于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而过了冬至,北半球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在《清嘉录》中,还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足以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而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来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在这一天朝廷放假,百姓走亲访友,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更是用来祭天祀祖的日子,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会举行祭拜仪式。如今,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一天过节,庆贺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农历节气,不仅代表着地球自然界的变化,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安康吉祥的美好祈愿。

冬至数九开始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的气候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被称为“数九”。与冬至紧密相关的是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

从冬至那天开始,以九天为一个单元,连续数九个九天,直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季就结束了。《九九歌》的歌词内容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冬至之后,文人墨客喜欢聚会饮酒,称之为“寒暖会”或“消寒会”。一般会从冬至之后开始数九,以九九之日为结束,九个朋友相约,每人轮流做东一次,围炉而坐,轻酌美酒,品尝美食。而且这个时候天气转冷,食物容易保存,大家可以做更多的美食享用。

《帝京景物略》也记载了在冬至节大江南北会绘制九九消寒图,明天启年间,司礼监专门印刷此图,贴在墙上,每九个格子组成一首诗。吴越地区的消寒图每张纸上有九个格子,格子里再绘制九个圈,共八十一个圈,其中文雅的则画一枝有八十一个花瓣的素梅。从冬至那天开始,每天用笔涂一圈或一瓣,分上中下左右,表示阴晴风雨雪的情况。涂完了,也就表示冬季结束了。

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将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庆祝。在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而在南方地区,人们会吃冬至米团、冬至长寿面等传统美食。各地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以表达对天地和祖先的敬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