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柏遗址位于山东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是一处原始社会早期系北辛文化类型,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北辛文化是迄今黄河下游发掘最早的原始社会的文化,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属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此处发掘的墓葬群从随葬的陶器、石器、骨器中可见7000年前的人类生活习俗。在这里采集的200余片距今一万年以上的细石器,在国内平原地带也是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否定了“平原不可能有细石器”的观点。
贾柏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了钻探发掘。其中,出土的多枚骨针是目前发现的北辛文化最早最完整的缝纫工具,针身保存完好,距今7300多年,有“中华第一针”之美称。
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贾柏遗址保护范围再次展开勘探调查,对原分布在贾柏遗址保护范围内的24处石器地点进行了复查,采石制品556件。
其中,岗子地点石器分布较为密集,共发现石制品456件。石料种类单一,以黑色燧石为主、少量灰色燧石、极少量玛瑙。石制品包括石核、刮削器、石片、碎屑等。其中刮削器包括凹缺刮器、双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单直刃刮削器,以凹缺刮器最具特色。石核中未见典型的细石器石核,未采集到明显的细石叶。
考古工作者研究认为,以汶上岗子地点为代表的汶、泗河流域石器地点群呈现出和临沂马陵山地区不同的工艺特征和文化面貌,为山东地区的旧石器晚期石器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考古材料。
(壹点号《风华齐鲁》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