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文言文是《黔之驴》,这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故事,我们先来看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我们之前学习过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和《小石潭记》,作为唐宋八大家里能和韩愈并称的文学家,柳宗元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指出先“立行”再“立言”。柳宗元的文章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这篇《黔之驴》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我们逐句来分析,黔无驴,这篇寓言故事的前提,就是老虎以前没有见过驴这种动物,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说“黔无驴”,所以老虎没见过驴就顺理成章了。“黔”,是唐代当时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又叫黔中道,包括今天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贵州北部一带。现在的贵州省自然环境风景很美,可是比较偏僻落后,有句话形容贵州: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在黔这个地方老虎之前没有见过驴,现在要让老虎见到驴,所以紧接着就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载着驴来到了黔”,就是要让老虎和驴碰面。
至则无可用,运到之后却发现没有什么用处。其实驴有很多用处,比如可以当交通工具骑着走,阿凡提就是骑着小毛驴到处走,还有张果老也是骑驴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说:“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驴还可以驮货物、拉磨、耕地,实在不行还能杀了吃肉,保定河间有驴肉火烧,山东还可以把驴皮做成阿胶。
放之山下,这个好事者把驴放归大自然了,但特意强调是“放之山下”,目的也是为了让老虎和驴碰面。柳宗元的逻辑非常清楚,文章一开始的四句话,第一句话“黔无驴”,直接指出黔这里的老虎为什么没有见过驴,后三句话“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一步步递进,让老虎和驴碰面,然后后面的故事才能发生。可见柳宗元写的滴水不漏。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这是老虎初见驴时候的反应,以为驴是什么神物。下文中,柳宗元把老虎对待驴一步一步从害怕到轻蔑的过程写得非常的传神。“庞然大物”,这是这篇短文产生的第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在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用来形容驴太合适了。
蔽林间窥之,就躲在树林里偷偷看驴,把自己隐藏起来,可见老虎当时是多么害怕。这是虎对驴的最初印象和认识。由于寓言一开头就交代了“黔无驴”,谁也没有见过,因此老虎少见多怪,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很自然的。于是,“蔽林间窥之”,它就躲藏到树林里,偷偷地盯着驴子。这里,一个“蔽”字,充分写出了老虎在“以为神”的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害怕心理;而一个“窥”字,又说明了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虽怕但并不甘心、亟想摸清对方底细的心理活动。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渐渐小心地靠近驴,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已经从躲在树林里慢慢的靠近了,老虎的心理戒备开始有点松懈了。慭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这里“莫相知”三字,既有承上的作用,说明老虎产生“慭慭然”不安心理和采取“稍出近之”谨慎行动的原因;又有启下的作用,交代了后面情节演进的根据。
他日,驴一鸣,驴叫的声音是很大的,有句歇后语,纸糊的驴----大嗓门。
驴叫的声音很难听,可是确实有人很喜欢这种声音,《世说新语》里记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意思是曹丕参加王仲宣的葬礼,结束后说王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大家都学着叫一下吧。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老虎非常害怕,跑的远远地;认为驴要吃自己,非常害怕。柳宗元用词真是简练,但却非常传神,把老虎的心理描写的十分到位,活灵活现。
这一节写老虎的心理活动虽然只是一个“怕”字,但时起时伏,非常生动。“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畏惧之心突然而起;“蔽林间”,可见害怕得还很厉害,纵是兽中之王,也不敢露面;“窥之”,虽害怕得很,但惊魂初定;“稍出近之”,说明畏惧心理已经明显减少,尽管仍然小心翼翼;“驴一鸣,虎大骇,远遁”,“甚恐”,畏惧之心又一下子达到了高潮。而所有这些变化又无不围绕着“以为神”的思想认识。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注意,之前写老虎从树林里出来,“稍出近之”,只是说老虎稍微靠近了驴,现在说是“往来视之”,是走过来走过去,害怕和小心谨慎的心理又减少了。
益习其声,渐渐地老虎熟悉了驴的叫声,第一次听驴叫还害怕,现在经常听,也就不害怕了。
又近出前后,又前前后后地靠近驴,老虎对于驴的防范心理有进一步松懈了,已经从“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变成了“近出前后”,层层递进。
终不敢搏。但始终不敢与驴搏斗。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老虎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驴到底有没有厉害的本领。
这一节写虎“觉无异能者”的心理活动,尽管归结为“终不敢搏”,仍有怕的意味,但与开始的怕不仅有着程度上的不同,而且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以前的怕,是担心自己被对手吃掉的恐惧;怕,只不过是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吃掉对方的顾虑而已。所以,“终不敢搏”,既说明了老虎对驴的认识由“以为神”到“觉无异能者”的巨大进步,同时也说明了它对驴的彻底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轻慢地碰撞、依靠、冲撞、冒犯它。老虎开始试探了,不断地挑战驴的底线,想看看驴到底有什么可怕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写的老虎的状态和心理的变化,一步一步,逐渐展开来,层次感和画面感极强。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虎一系列的挑衅性的行动,而且通过它得寸进尺、逐步发展的行动,还可以察知它大胆而谨慎、既藐视对方又重视敌手的思想。
驴不胜怒,蹄之。驴非常愤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的目的终于达到了,把驴激怒了,但驴对于老虎的反击也只有尥蹶子。这就是这篇短文的第二个成语-----黔驴技穷。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这一小节写驴终于葬身虎腹的下场,尽管情节非常简单,只有“吃驴”两字,但作者写起来并没有简单化。吃驴之前,先写虎“跳踉大”,大发威风,用足令百兽魂飞魄散的一吼一纵震摄住对方,让它乖乖就范;吃驴时,也不是一下子就“尽其肉”,而是先“断其喉”,击其要害,使其毙命,然后大嚼大吃,一啖而光。这样描写,既生动而具体,又说明了慎重对敌的老虎是多么机警和精明。
老虎从开始的“蔽林间窥之” 、“慭慭然”到现在的“跳踉大㘎”,柳宗元把每一步都写的非常传神,这就是功力。
最后柳宗元发表了一段议论和感慨。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意思是说:形体庞大好像很有风度和德性,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这里,言外之意是说,形虽庞而无德,声虽宏而无能,徒有其表,名不副实,这是第一可悲之处。“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当初如果不拿出那么一点可怜的本领,虎虽然凶猛,但因疑虑、畏惧,始终不敢吃掉它。这里,言外之意是说,驴既不知自己无能,更不知敌手强大,轻举妄动,终于落了个被“断喉”“尽肉”的下场,这是第二可悲之处。以上,作者用言外之意的议论指出黔驴的可悲,虽然辛辣但还比较委婉;篇末用感叹指出它的可悲,就直截了当了:“今若是焉,悲夫!”如今是这样,真可悲!显然,“今若是焉”,正是指前面言外之意的两层议论,既包括“类有德”而没有德、“类有能”而没有能的意思,更包括“今出其技”、自取灭亡的意思。所以,作者发出“悲夫”的深沉长叹。
那么驴如何才能生存呢?老虎吃肉,是天然的,谁也改变不了,首先看能不能远离老虎,离开老虎活动的地区,好事者把驴“置之山下”,“山下”是老虎的地盘,驴就得离开“山下”,惹不起躲得起,第二,如果无法远离,就保持自己的神秘感,轻易别叫,也别尥蹶子,保持低调,让老虎以为自己很厉害,第三,保留绝招,救命的招数,就是驴叫,在老虎忍不住要吃自己的时候,大叫一声,把老虎吓跑,趁机逃命。
虎和驴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没有实力,却妄自尊大,或者都不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更不知道对手有多么强大的实力,反而去招惹对手,人家稍微一发力,你就倒下了,再也起不来了,可悲啊,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