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和田羊脂白玉属于什么档次?羊脂白玉真的可遇不可求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3 08:15:32    

羊脂玉是玉中极品,搜刮遍一整条玉矿脉,都可能也只获得少量产出!但它玉质晶莹洁白,细腻滋润,纯净度高,让无数玉石爱好者为之疯狂,成为真正的玉界奢侈品!

上佳的羊脂玉近乎无瑕,好似刚刚割开的肥羊肉脂肪,光泽凝炼如油脂,如美女的脂肤,润泽动人。



羊脂白玉为软玉极品,是一种角闪玉,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白玉之最。主要含透闪石(95%)、阳起石、绿帘石,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色略带粉红色者,有人称“粉玉”。


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


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



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青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青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


符合苛刻标准的羊脂玉,才当得上珍稀名贵!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



据考古发现,早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期,昆仑山的玉石就已传入中原,成为贵族才有资格赏玩的权贵之物!


春秋以后,和田玉成为历代帝王和王公贵族使用的主要玉料,多数为采集的籽料;元代开始采山料;清以后,山料的产量大大超过籽料,百姓才有机会领略羊脂之美。


在传统文化中,羊脂白玉是仁、义、智、勇、洁等君子品德的具象,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这些情感寄托。



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


据考古发现,古代皇帝使用的玉玺大多为白玉玉料雕琢,只有很少一部分才用上羊脂白玉。各地博物馆馆藏的国宝级玉雕珍品,也莫不是白玉雕琢。如西汉皇后之玺,用了一大块极为罕见的、晶莹无瑕的羊脂白。



羊脂白硬度高,入土2000多年,依然保持不全沁!


玉石性质复杂,单说白玉,其中质软的有鸡骨白,质硬的有瓷白,根据性质不同,它们的受沁程度也不同,换言之,玉石的美好也不是永恒,也会有老化。


但天之骄子的羊脂白玉却很难“老化”,即使浸泡在水土中2000余年,凭着质地硬密,温润如初,其沁化反应远比一般白玉更迟钝,反而能保持原初的色泽。这就是羊脂白的可贵之处,也是贵重的价值所在。


我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在自己的文章中称:“汉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点出汉代羊脂白产量大增,如今出土依旧可以辨识。



如何鉴别羊脂白玉?要点是必须满足五个方面: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色如羊脂、油性重!


为什么质地纯:羊脂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


羊脂玉只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只有当花岗闪长岩体与白云岩接触并产生出一系列接触变质之后,才能形成羊脂白最初的原料;然后再经白云石大理岩和岩浆双重作用下,才有机会形成透闪石岩,最后还要经历无数岁月的磨砺。


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羊脂白同时兼具了三种岩相,硬度巧妙地徘徊在6到6.5之间,实现了韧性和耐磨性的双重巅峰!



为什么结构细:羊脂白拥有完美的透闪石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0.033-0.01mm,宽度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如此完美且鬼斧神工的自然结晶,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正交偏光下,在相同角度内,羊脂白完全不显示均一的消光现象,换言之,就是给人以朦胧厚韵之美。



为什么水头足:羊脂白玉石的透明度恰到好处!


透闪石类的玉石,要观察其玉性,通常以厚度2mm的玉片为考察标准,羊脂白呈现出了半透明状,如一滩奶脂,美不胜收!


色如羊脂:这才是羊脂白的迷人之处!


羊脂白不是纯白,而是充满油脂光泽的乳白,白色中透出微黄,如女子臂膀般诱人。



油性重:适合佩戴把玩!


羊脂玉天生带有油性,同时在人们不断的触摸把玩过程中,更能包出更加高级的油润质感,绵性饱满。



羊脂玉一方难求,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2014年,一件重达3.75千克的和田羊脂玉籽料,曾惊艳亮相正大艺术专场,以1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克单价高达3.75万元!刷新了纯玉料的世界拍卖纪录。


物以稀为贵。和田玉是不可再生,近代以来资源开采压力不断增大,资源不断减少,但人们的需求却不停增加,加上真正的羊脂白少之又少,其身价在未来依然会继续涨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