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便后要洗手,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做到“勤洗手”。大家对防控措施不断深入地了解,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您真的会“正确洗手”吗?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洗手的正确方法。

如何正确洗手?
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掌握口诀便于记忆,步骤不分先后),如手腕部有污染可再增加一步,即“七步洗手法”,具体如下:
洗手掌(内)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洗背侧指缝(外)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洗掌侧指缝(夹)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洗指背(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拇指(大)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指尖(立)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腕(腕)
揉搓手腕,双手交换进行

特
别
注
意
一定要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后,宜使用纸巾擦干。
免洗洗手液或湿巾只能应急使用,使用流动水、配合洗手液(或肥皂)才是最基础、最有效的手部清洁方式!
哪些情况应该及时洗手?
1、外出或劳作回家后;
2、使用农机具后;
3、准备食物时,饭前便后;
4、接触家禽、家畜等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5、接触公共设施(如公共健身器材、公共交通工具等);
6、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7、接触过他人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8、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
9、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
10、其他需要洗手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