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舍那佛,梵文,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 "卢舍那"的意思就是光明普照。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卢舍那大佛作开凿于公元672年,唐朝。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大卢舍那像龛 ,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盛唐是一个崇尚光明并充满光明的朝代,不以苗条纤秀为美,开明开放富强是大唐的标志,这些在卢舍那大佛身上都有所体现。
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
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
拾级而上,登上窟龛的平台,崖壁间一尊巨大的雕像即刻映入眼帘,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大卢舍那佛像。大卢舍那是龙门石窟最为壮丽的一尊石雕像,它典雅安详地坐在八角束腰涩式莲座上,其明丽秀雅,雍容高贵的气势,把大唐艺术推向了极致。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会为它的神奇感到骄傲和迷惑。
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
【九尊大像】 奉先寺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艺术家按照佛教的仪规,雕凿了具有不同性格和气质的大型群雕像,而且还把这组群像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得水乳交融、淋漓尽致。阿难文静温顺,外表朴素;菩萨华丽、端庄、幽静、矜持;天王肃穆、硕壮、狰狞,具有镇压邪恶的力量;力士刚强、生性暴躁;即便是承担着天王沉重身躯的地神,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具有一种奋力对抗的精神。这些雕像虽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见的类型,但是仍然显示出中国古代艺术家独特的匠心。
大卢舍那石雕像是龙门石窟知精华!
是中国所有石雕之精华!
是世界所有美术之精华!

比蒙娜丽莎漂亮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