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什么是职务侵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1 10:45:13    


聊这两点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职务侵占的基础定义。

根据刑法做出的定义可知,职务侵占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这些财物数额不小。那么,这个不小是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下职务侵占的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修订后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等5种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采用与受贿罪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同的入罪标准。其中,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采用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同的入罪标准,明确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挪用资金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同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好了,基础知识我们了解完后,我们回到今天要聊的第一点上。

虽说职务侵占这个命名只指出了侵占这一种方式,但这不代表仅这一行为才构成职务侵占罪。所以就引来了这一讨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包含哪些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认为,行为人通过职务便利去窃取、骗取、侵占本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财物占为己有,就可以构成职务侵占。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这三种行为分别是什么。

窃取

职务侵占中的“窃取”颇有监守自盗的意味。因为可以用自身职务的身份将公司财产窃取到自己名下。

骗取

是指利用职务便利,用隐瞒或者虚构事实的方式将公司财产占为己有。

侵占

是指利用职务便利,将本该上交或者下发的财物流转到自己名下,占为己有。


聊完了哪些行为构成职务侵占,我们继续往下聊,看看在实际情况在,这些行为是怎么发生的。篇幅有限,小编挑几个常见的举例了。

1、用公司的钱给自己或他人消费

比如擅自使用公司资金为自己和他人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奢侈品。在会计帐上做冲平其他应付款。

2、以公司的名义向他人借款后占为己有

将私人借款以公司名义签订,后将借款占为己有或者携款逃匿。

3、不付款就把公司产品占为己有

4、虚构不存在的项目占有公司资金

5、利用假的工资表套取资金

6、购买产品时谎报高价并赚差价

7、擅自使用本公司员工为个人事务或自由公司工作,后由本公司承担费用

8、非法占有其他股东的股权

还要很多方式,需要在平时注意防范。想要规避职务侵占问题需要多方注意。比如建立、完善公司制度,细化业务流程;定期开展培训;建立内部举报机制;供应商管理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