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坑瀣一气的意思(成语解读——沆瀣一气)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00:32:09    

在解读成语“沆瀣一气”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沆、瀣二字的本义。

沆hàng

形声字,从氵、亢声。

本义:漭沆,沆漭,即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

引申义:大水、大泽或白色霭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莽沆,大水也。从水亢声。一曰大泽貌。胡朗切。

瀣xiè

形声字,从氵、韰声。

本义:夜间的水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沆瀣,气也。从水,䪥(xiè,菜名。即蕌头。)省声。胡介切。

《康熙字典》引用《集韵》、《韵会》、《正韵》等典籍解释说:下介切,音械。沆瀣,海气。一曰露气。一曰北方夜半之气。

成语“沆瀣一气”出自北宋翰林学士钱易所著的《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沆瀣:本指夜间水面上的水气。在成语中指唐朝时的崔沆、崔瀣二人。

唐朝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中书侍郎崔沆任主考官,一名叫崔瀣的优秀考生中榜及第。因两人姓氏相同,名字的词义相近,有人就讥讽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再后来崔瀣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引得旁人嫉妒,有好事者便借“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崔沆、崔瀣二人连成一气、臭味相投,有利益关系。

“沆瀣一气”一词原本无贬义,只是说崔沆、崔瀣二人像水汽和雾气混在一起,有缘分。后来变成贬义成语。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勾结在一起


近义词: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反义词: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