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过,《邶风》、《鄘风》、《卫风》反映的都是卫国的社会风貌。《鄘风·柏舟》讲的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走进《鄘风·柏舟》,来领略它的美。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
两髦:(máo) ①古代未成年人的一种发饰,男子刘海分成两半与眉毛齐平,后面的头发分成两束扎起来②郑玄说:“髦者,发至眉,子事父母之饰”。就是说“髦”是一种侍奉父母的发饰。《礼记·玉藻》记载:“亲没不髦”,这是说当父母亲去世以后才能换掉“髦”这种发饰。(第一种解释靠不住,女子怎么会爱上一个未成年人呢?后一种说法表明他孝顺,这也符合后文的“实维我仪”)
实:确实、的确
仪:匹配、伴侣
之死:至死
矢:发誓
靡它:无他心
只:语气词,相当于“啊”
谅:相信
特:与“仪”意思相同
慝:(tè)改变
【译文】
那飘荡的柏舟,就在水中央。舟上垂着头发的男子(看注释),是我心仪的对象。我发誓,非他不嫁。母亲啊!苍天啊!你们为什么不能体谅我呢?(诗歌第二章与第一章意思相近,我就不再重复了。)
《毛诗序》对《柏舟》的解读
《毛诗序》说:“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夫死不嫁,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这就话是说共姜在夫君共伯死后,遭到母亲逼嫁,共姜立誓不从,作诗言志。按照这种说法来看,诗歌中的女子就是共姜,男子就是共伯。共伯谥号“共”,《谥法》曰“敬顺事上曰恭”,就是说共伯是个孝子。但是共伯死的时候已经接近50岁了,怎么能算早死呢?于是有人进一步解释道,周代礼俗有“收继婚制”,意思是寡居妇人可由亡夫亲属娶过去。由此可知共姜面对的不仅有社会制度的约束,还有母亲的逼迫,但共姜发誓她不会改嫁,她始终爱着自己的夫君。
大家看,《毛诗序》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呢?它确实说的有道理,但我们要明白《毛诗序》的说法代表了一大批汉儒的看法,而那些汉儒又是很喜欢给《诗经》中的诗歌加上政治色彩或是教化意义的。汉朝时《诗经》被尊为儒家经典,汉儒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而把《柏舟》的主旨说成是“节妇守义”。《毛诗序》的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后人把妇女丧夫称作“柏舟之痛”,把夫死不嫁称作“柏舟之节”。
赏析
其实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女子想和心爱的人结婚,但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于是女子发誓言志的事。并不是《毛诗序》所讲的那样,《柏舟》的主旨是“节妇守义”。
《柏舟》开篇写“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这里采用了“赋”的修辞手法,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先叙述出来了。有人说这里运用了“兴”的修辞手法,我们读完整首诗,就会发现《柏舟》后面的内容与“柏舟”没什么关系,所以这里应该是运用了“赋”的修辞手法才对。
女子喜欢男子不是没有原因的,男子是一个孝顺的人(髧彼两髦)。接着再写女子发誓非他不嫁,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疑问。女子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呢?
女子的誓言虽然简洁,但分量却很重,这不禁让人想起汉乐府诗歌《上邪》中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诗句。诗人列举了自然界一系列不可能发生的事来表明她对他的爱不会改变。(虽说冬天会打雷,可古人认为冬天是不会打雷的。)《柏舟》中女子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感情。
女子发完了誓,就向母亲呼告,接着又向天呼喊。周朝时期,人们把“天”看做居高临下、明察秋毫,具有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当人们心中有苦闷的时候往往向天呼喊,希望上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女子的呼喊正是这样,即使到了今天,人们在面对困苦时,也会呼天喊娘的。
《柏舟》和《诗经》中的其他婚恋诗不同,因为《柏舟》中出现了爱的阻力。诗歌中的女子没有向这种阻力低头,她的这种精神对后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大影响。我们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这些人身上都能看到《柏舟》中女子的身影。
换个角度读《柏舟》
有太多的文学作品讲述家长怎样破坏子女的婚姻,这就让我们对干预儿女婚姻的父母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其实绝大部分父母干预儿女婚事出发点都是好的,父母管你的婚事也是对你关心的表现。我们的父母亲比我们有见识,他们遇到过的事,见过的人比我们多得多,他们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很多时候,父母都能看到你看不见的东西,他们给你指出来了,你就该好好想想,而不是一味地自作主张,把自己往陷阱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