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西班牙公主》,第一集开头,便是美轮美奂的西班牙宫廷。



阿拉贡的凯瑟琳,大名鼎鼎的天主教双王的女儿,却逃不脱命运的牢笼。布下这牢笼的是谁?与其说是亨利七世八世父子,或者说是那位掌控欲超强的王太后,不如说是凯瑟琳和她的母亲。受母亲熏陶的凯瑟琳是一个责任感特别强的人。在第一集目睹母亲和敌人奋勇搏斗场景时,凯瑟琳就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西班牙的女儿,亚瑟的妻子和英格兰的王后”这个角色上了,这里没有个人感情的位置。

-明明并不喜欢亚瑟沉默内向的性格也要尽力让亚瑟接受自己作为他的妻子。

-在亚瑟去世后不惜以谎言和对亚瑟的伤害为代价坚持自己有资格嫁给新的王位继承人亨利王子
-在老国王亨利七世提出要娶自己为妻时采取了默认和接受的态度
-在受到排挤,甚至可说是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仍然不屈不挠地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和目标。

在所有关于自己人生的重大决定中,凯瑟琳都非常理智,却唯独没有考虑过这样是否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幸福。这也注定了她一生都笼罩在谎言和被遗弃的阴影里。

亨利王子给了她爱情,也让她开始相信爱情,在亨利的疯狂示爱下,她也渐渐爱上了这个浪漫的王子。在抉择嫁给国王还是亨利王子的时候,凯瑟琳的内心极其挣扎,嫁给国王成为英格兰女王是她的使命,嫁给亨利王子是她的爱情。

如果凯瑟琳没有遇见这位多情的王子,我觉得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嫁给国王,虽然国王已经年迈,而且早已垂涎她的美色,在她刚刚抵达英国的时候便直接骑马赶到她的住处,不顾礼仪的闯进她的卧室,美名其曰,查看联盟的公主是否安然无恙。但是凯瑟琳从小被灌输的思想便是为国牺牲,所以她即使不爱亚瑟,还是努力装成十分爱他的样子,并极力让亚瑟也爱上她,因为这是她作为和亲公主的使命。所以,无论对方是谁,是什么样子,是年长还是年幼,出于使命召唤,凯瑟琳都会义无反顾,伟大而可悲。

亨利王子的出现,让凯瑟琳可以抛弃公主的身份,仅仅以女儿身,品尝爱情。但是责任感让她惶恐不安,她迟迟不能决定,她不舍的割舍自己的爱情,但更不允许自己不去承担责任。所以她去找了马吉姨妈,马吉姨妈嫁给了自己的爱情,所以她告诉凯瑟琳,如果你爱上他了,为什么不争取嫁给自己的爱情呢?

凯瑟琳为了自己出击了,拒绝了国王,但是代价是惨痛的,在此期间,凯瑟琳在伦敦的达勒姆府内过着如囚犯一样的生活。凯瑟琳曾在一些给父亲的信中抱怨了自己的遭遇。在其中一封信中她写道:“我选择我所相信的,并且默不作声。因为我不像看起来的那么单纯。”,这一等,就是七年。
在电视剧中,对于这七年的艰难生活仅仅几个镜头,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在凯瑟琳心里,为了爱情,这一切值得,并且她是快乐的,这七年里,她是在为自己而活,她没有享受到公主应有的待遇,但同样也可以暂且放下公主的责任,只做自己,简单的一日三餐,简单的织布劳作,简单的爱一个人,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纷争。

第一季的最后,是凯瑟琳和亨利王子的大婚。凯瑟琳胜利了,不仅仅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还赢得了自己的爱情。但是王室的爱情,珍贵难得更易逝,属于她的大风大浪,才刚刚开始。

1525年,亨利认定凯瑟琳不能为他生下继承人,且和凯瑟琳的侍女安妮·博林发生婚外情。于是他指使亲信枢机主教托马斯·沃尔西向教皇申请离婚,并派遣大臣威廉·奈特前去罗马教廷游说。亨利称二人虽然结婚已近二十年,但妻子没有为他诞下一位健康成年的王子。而王后已年过四十,生育无望,如若继续维持这段婚姻,英格兰王室便会因为缺乏一位合法的男性继承人而陷入危机。况且,亨利开始相信他的婚姻遭到了诅咒,在《圣经旧约》的《利未记》中明文记载:若娶寡嫂,终会绝后。虽然此前教皇为二人的婚姻合法性提供了神学基础,亨利那时也是接受的,但事情的发展让亨利对这一解释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在向教皇申述时,亨利便以此为据,称其婚姻“在上帝眼中是肮脏的”
凯瑟琳被驱逐出宫。此后,她在金博尔顿城堡内度过了余生,1535年12月下旬,凯瑟琳感到自己时日不多,她留下了遗书并向她的外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写信请求他保护自己的女儿玛丽。据称,她还给亨利写了最后一封信,并在信中称亨利是“最亲爱的大人、国王和丈夫”。1536年1月7日,凯瑟琳在金博尔顿城堡内去世。亨利没有出席凯瑟琳的葬礼并且禁止玛丽参加。最终,凯瑟琳以威尔士王太妃的身份葬于彼得伯勒教堂,而不是英格兰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