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福建大田县地图

9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0 12:43:41    

百年城垣图志

大田县,别称“岩城”,是闽南民系城市之一,讲闽南语大田话。

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和德化四县之边隅地合置一县;因在大小田村建衙设治,故取名为大田,是较为典型的山区县。

大田历属延平府、永春州、厦门道和龙岩、永安、晋江专区(地区),现属三明市管辖,县治均溪镇。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疆界总图(源于《大田县志》1996年版)

大田建县后的第二年,即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的六月筑城,城墙全长680余丈(约2267米),城基宽1.5丈(5米),砖石砌结。

清乾隆年间大田县城池平面图(源于《大田县志》1996年版);

县城高一丈,城内马道宽八尺,城外马道宽一丈五尺;开设四座城门,东门“迎恩”,西门“阜成”,南门“太平”,北谓“拱辰”,各门建城楼;环城挖掘护城河,宽一丈五尺。二十一年(1542),知县谢廷训修葺。二十四年(1545),知县叶振修葺。

东“迎恩”(寅宾)门:大致在如今的交通局路口至时代广场之间;

西“阜成”(饯日、丰登)门:大致在如今的法院与武装部路口;

南“太平”(鸣凤)门:即在现小南门未过护城河之处;

北“拱辰”门:大致在县五中临上坡处。

康熙间改东门为“寅宾”,改西门为“饯日”。乾隆年间改南门为“丰登”,改北门为“鸣凤”。

民国十三年(1924),知县梁柏荫修葺。十七年(1938),县长陈朝宗增高城墙三尺。

民国三十年(1941),拆除东、南、北门,拆东门至凤山、东门至南门、北门至四海寨的城垣,取其砖石铺路建房,改建城内街道。

建国后,取城砖用于城市基建。至1954年城池已荡然无存。

民国17年(1928年)大田县城区图(源于《大田县志》1996年版);

图片显示出大田县城略为长方形,北依凤凰山麓和四海寨、西南以护城河为界、东面城墙收缩与西面平行;东门与南门均设有外街通往均溪河畔。

  大田县城内有,中街,南街,北街,后街,前街和东街六条街道。县城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城内街基本呈“一”字形,主街道长仅100多米,宽3.5米,街短而狭,道路以三合土或鹅卵石铺面,高低不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