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杏花盛放。
斜倚低墙,占尽春光。
一树繁花,一路芬芳。
胭脂万点,活色生香。
农历二月,古人雅称其为“仲春”、“杏月”,此时杏花开得妖娆,开得热闹,十分撩人。
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很高,她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神,深受人们喜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北陂杏花》王安石(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志南(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玉楼春·春景》宋祁(宋)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曲江红杏》郑谷(唐)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
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画堂春·雨中杏花》陈子龙(明)

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
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
——《杏花》王禹偁(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宋)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清明》冯延巳(五代)

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软非因醉都无力,凝不成歌亦自愁。
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
裴回尽日难成别,更待黄昏对酒楼。
——《杏花》吴融(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