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狩猎》:丹麦版“窦娥冤”,一个承受不白之冤还百口莫辩的悲剧

7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6 07:23:29    

“天真无邪才是最大的邪,童言无忌才是最大的忌,天使有时候才是恶魔。能说出口的委屈都不叫委屈,最大的委屈是承受不白之冤还百口莫辩。”

这段话出自豆瓣上网友对于《狩猎》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条评价,这部8年前的丹麦电影《狩猎》非常适合现在拿出来重新审视一遍。这部来自丹麦的电影放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属于一部比较“小众”的电影,没有“好莱坞”式的大场面也没有欧洲电影那种浪漫的“艺术氛围”。《狩猎》就像丹麦这个北欧的小国家一样给人一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气息。

电影中饰演男主角的演员我想你肯定认识——麦斯·米克尔森,这个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中“一战成名”饰演反派的男人被粉丝们亲切地称呼为“麦叔”。后来麦叔在美剧《汉尼拔》中饰演了一位变态杀人魔“汉尼拔”医生,也正是因为他对于这个变态杀人狂出色的诠释让麦叔在“反派和变态”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这也让我在看《狩猎》的时候总是容易“出戏”,麦叔那富有棱角的脸庞和深邃迷人的眼睛总让我感觉他在下一幕会扛起他的猎枪“杀光所有背信弃义”之人。

平静祥和的小镇下,暗潮正在涌动

影片在一开始导演就一直在营造一种欢快、轻松的气息,一群“大男孩”相互打赌谁敢第一个跳下冰冷的河水,闹完以后齐聚在朋友的地下室里欢快地喝个“天昏地暗”。无时无刻地向我们表明这就是一个北欧的普通小镇,小镇上的人们平静祥和地过着快乐的生活。三五成群的狐朋和狗友、嬉笑打闹的顽童和孩子构成了一副和谐温馨的画面,掩盖着小镇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由麦叔饰演的卢卡斯刚刚与妻子离婚,但是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儿子也即将搬过来和他一起住,这让卢卡斯很高兴。善良的卢卡斯很喜欢孩子,在镇上的中学关闭以后,卢卡斯就到镇上的幼儿园里当起了老师。温柔、善良的卢卡斯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所有小孩子也把高大、帅气的卢卡斯视为“偶像”西奥是卢卡斯好的朋友之一,西奥的女儿克拉尔也十分“迷恋”卢卡斯,有点“早熟”“敏感”的克拉尔也总是缠着卢卡斯

慢慢的,克拉尔对于卢卡斯的这份迷恋变得“畸形”起来,她感觉她自己爱上了卢卡斯并且大胆地向卢卡斯“示爱”。正直的卢卡斯婉转地拒绝了面前这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本以为所有事情可以就此打住的卢卡斯没想到他眼前这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把他推下了“万丈深渊”。被拒绝的克拉尔对卢卡斯“由爱生恨”,她找到幼儿园的校长并诬陷卢卡斯说他曾经“猥亵”过自己,幼小的克拉尔可能并不明白她的这番话能给卢卡斯带来怎样的后果,但知道此事后的校长决定严肃对待,将卢卡斯推上了“风口浪尖”。

小镇本就不大,秉承着“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的法则,克拉尔的“指控”瞬间变得人尽皆知。许多幼儿园别的家长也纷纷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也遭受过卢卡斯的“猥亵”,所有人的潜意识都认为“孩子是不会撒谎的”,都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卢卡斯。卢卡斯面对这“莫须有”的罪名一开始是嗤之以鼻的,但是他没能意料到“人言的可畏”自己身边的人仿佛在一瞬间就转变自己的立场认定他“猥亵”了幼儿园的孩子。

因为一个孩子的谎言,毁掉了一个善良人的一生

克拉尔为什么要“诬陷”卢卡斯,克拉尔看似美好幸福的家庭实则“千疮百孔”,父母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而且做事“粗枝大叶”的父母经常忘记克拉尔的存在。这时善良的卢卡斯出现并弥补了克拉尔对于亲情上的欠缺,这本是一件好事,但过于“早熟”和“敏感”的克拉尔逐渐地将这份迷恋转化为她所谓的“爱情”。在遭到拒绝后,导演告诉我们电影其中的一个观点,并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美好善良的象征,小孩子也会说谎,也会因为欲望作恶。

影片中克拉尔说过三次谎,前两次是出于自愿,第三次是因为大人的引导。第一次说谎的克拉尔是面对卢卡斯的婉拒,因为“面子上挂不住”谎言脱口而出。你可能会质疑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在意面子,其实,在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后,大约两岁左右,就会产生自尊心。比如,你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他尿床,孩子就会非常窘迫,心里也会很难过,有时甚至会强烈否认自己尿床的事。第二次说谎是在幼儿园校长面前,沉浸在表白被拒绝难过中的克拉尔选择用谎言来宣泄着她的愤怒。克拉尔第三次的谎言其实出自大人的引导,在校长得知克拉尔被“性侵”后请来了心理医生来帮克拉尔“确诊”,秉承着“孩子的话没有谎言”的原则在心理医生和校长的“威逼利诱”之下,克拉尔再一次承认了遭受过卢卡斯“性侵”的谎言。

克拉尔的三次谎言第一次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第二次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第三次是她为了逃避责任。其实克拉尔作为一个孩子并不能理解她的谎言会对卢卡斯带来什么,但是懵懂的她也发现了卢卡斯因为她的谎言疏远了她。克拉尔也在电影中两次说出了实话,第一次是面对母亲的时候,她坦言自己撒谎但是她妈妈不信。第二次是卢卡斯在被无罪释放后,她认真地跟她爸爸承认了自己的谎言,这次看到她真诚的眼神,她的爸爸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女儿。导演其实在这里用很直白的镜头语言讲述着人性的可悲大众宁可选择去相信一个孩子“肮脏”的谎言,也不选择去信任一个人“清白”的一生。

永远不要去挑战人性,因为你不知道人性的阴暗面有多么不堪

东野圭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人性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就像这部电影中导演向观众表达的那样,不管平日里卢卡斯在所有人心中构筑的形象是多么的“完美”,在一个孩子的谎言下都化为乌有。人性可以创造的奇迹是无穷的,但相对的人性的阴暗也是你所无法想象的。电影中的卢卡斯就像是这个小镇上的“窦娥”承受了不白之冤还百口莫辩,除了他的儿子和挚友没有人选择相信他。

“三人成虎,以讹传讹。”导演故意用偏缓慢的镜头语言和慢速的剪辑放大着观众心中的那股“怒火”,也正是因为导演缓慢的镜头语言让小镇上所有人对于卢卡斯的态度转折不会让观者感到莫名的突兀。镇上人对卢卡斯的漠视慢慢转化为拳脚相向,朋友间的甜美祝福慢慢转化为恶毒诅咒,对卢卡斯的愤怒也慢慢殃及到了他身边无辜的人和物。

儿子因为对自己父亲的袒护换来了别人的掌掴,卢卡斯的爱犬也被愤怒的小镇居民吊死用来发泄愤恨。导演用这些场景激发着观众心中的怒火,也同样在向观众表明人性的阴暗和盲目。卢卡斯的儿子和一直坚定不移相信他的挚友是他唯一的慰藉,观众愤怒的情绪也只能在这两个人身上稍作舒缓,但卢卡斯在被无罪释放之后导演也表达出了电影的主旨:相较于正确的答案,人性还是更加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选项。

结局

电影《狩猎》的成功不但得益于剧情,很大一方面也得益于电影精彩的结局。结局中,昔日的狐朋狗友和小镇上曾经对卢卡斯父子俩拳打脚踢的居民们回来了,又一次“其乐融融”聚在一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庆祝卢卡斯的儿子成年。卢卡斯带着儿子去森林中猎鹿以此证明儿子可以独当一面看着远处鹿群的卢卡斯在恍神中被远处人一枪差点毙命刺眼的阳光让卢卡斯看不清开枪的人是谁,电影也在卢卡斯的心有余悸中落下了帷幕。

这个结局就像整部电影的题眼,整部电影就是关于人性讨论的一个大命题。影片利用一个小女孩的谎言,构造了一个封闭的伦理社群,这个社群揭示了人性中理想和真理永远相隔着固执和自私的偏执,而影片结局正是这种偏执的高潮。在真相面前所有人都因为曾经的愚蠢和恶意蒙羞,相比较选择相信真相他们更在乎的是自我尊严,他们恨这个真相,甚至不惜去永远除掉这个“真相”。开枪的可能是任何人,或者说是所有人开了那一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