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乌拉圭内战伟大战争1839-1852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2 09:30:38    

乌拉圭内战,在西班牙语中也被称为伟大战争(GuerraGrande),是乌拉圭独立领导人势力之间经行的一系列武装冲突。虽然这场战争正式开始是从1839年持续到1851年。但也有观点认为它开始于1832年,并一直持续到1904年与巴拉圭的最后一战。

背景

乌拉圭独立

乌拉圭位于巴西、阿根廷两大国之间,拉普拉塔河出海口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1814年乌拉圭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后,1821年又被葡属巴西兼并。

1825年4月,乌拉圭爱国者起义,并于同年10月宣布乌拉圭脱离巴西与阿根廷合并。同年12月,第一次乌拉圭战争爆发,巴西向阿根廷宣战。巴西军队侵入乌拉圭,但海战陆战均遭失利。与此同时,阿根廷政府由于遭到国内地方分立主义势力的反对,处境也十分困难。1827年5月,巴、阿双方举行谈判并草签和约,规定乌拉圭仍属巴西。但英国企图利用乌拉圭首都作基地在拉普拉塔地区扩张势力,便唆使阿根廷对巴西继续进行战争。1828年,巴西军队被逐出乌拉圭。同年8月27日,在英国干预下,巴西与阿根廷在蒙得维的亚签定和约,承认乌拉圭为独立国家。

红白党之争

在脆弱的独立之下,乌拉圭的内乱纷沓而至。1835年乌拉圭出现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政党,即红党和白党。巴西和阿根廷利用两党之间的斗争染指乌拉圭事务。

以里维拉为首的国内派与拉瓦列哈、奥里韦“33人”集团之间立刻起了冲突,次年拉瓦列哈便因政变失败出亡。里维拉联合蒙得维的亚城市居民、商人、手工业者、意籍移民,外有阿根廷统一派及法国支持,以自由主义为号,称“红党”。奥里韦(“33人”之一)联大种植园主、农民,对外得阿根廷联邦派支持号称“白党”。

1835年奥里韦续任总统,拉瓦列哈这拨人也回国,里维拉不满,次年两党正式决裂,两党分别以帽带颜色为别,内战爆发。

经过

1838年里维拉推翻奥里韦,奥里韦逃亡阿根廷,第一轮红党胜出。政变后里维拉接纳阿根廷国内反对派(统一派)组流亡政府,在法国怂恿下,宣战阿根廷。

1839年二月,第二次乌拉圭战争(又称蒙得维的亚围城战)爆发。里维拉驱逐国内阿根廷驻军,攻占阿根廷北部。而另一方阿军以贸易特权说服法国撤军,白党与红党在阿根廷北部恶战三年,阿根廷与奥里韦最后得胜进入乌拉圭境内。1843年,围攻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历时9年,历史学家称之“新特洛伊战争”。

在围城战期间,由于谣传阿根廷军队会杀光城内居民,所以城内的欧洲侨民纷纷武装自卫,其中意大利人组建了一支民兵队伍,由加里波第指挥,因其军队统一着屠户鲜红服装,便称红衫军

依靠这些欧洲侨民组成的民兵队伍和英法的海上支援,蒙得维的亚成功坚守了数年。

但一次加里波第出城突袭时事不机密,被侦破,只好逃亡。(日后加里波第返回故乡,领其红衫军统一意大利,世人称之“意大利独立之父”。)

1850年后,英法见无利可图,撤走海军,蒙得维的亚城危。幸运的是此时阿根廷北部省长乌尔基萨叛乱,投敌,城市才得以幸免。

后两党为了兵源纷纷废除了奴隶制,许多巴西黑奴逃到了乌拉圭。巴西皇帝佩德罗二世为了能抓回黑奴,也是为控制乌拉圭,也坐不住了,出兵乌拉圭,援兵蒙得维的亚。两党相持不下,最后乌尔基萨从中斡旋,两党便言和,共同应对阿根廷考迪罗·罗萨斯,1852年,罗萨斯败,出逃英国,蒙得维的亚之围获解。阿根廷自由主义者复位,大战争终告结束。  

结果

最终战争的结果便是红党的壮大,获得了巴西和阿根廷的共同支持,然而白党仍有能力在日后兴风作浪。但是乌拉圭此时已然是山穷水尽了,形势比刚独立时还糟糕,全国人口不到7万。战争期间巴西大肆举债与乌拉圭,乌拉圭战后无力还债,在巴西强大的压力下,无奈割北方领土与巴西,还给予巴西种种特权,俨然已成为巴西的傀儡。

  • 战争结果
  • 两党言和,红党壮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