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 阿曼语言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1:15:33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

阿曼,全名:阿曼苏丹国( The Sultanate of Oman )。国土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455.9万(2020年),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通用英语,主要民族阿曼人,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阿曼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西北与阿联酋接壤,西面毗邻沙特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方和东方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公元前2000年已经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阿曼社会属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居民约40%从事农渔牧业,多数人民自给自足,主要产物为大麦、椰枣、金、石油、铜、铁等。

阿曼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开采石油。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因经济起步较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相对也较缓慢。在国际社会中,阿曼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较富裕的阿拉伯国家。

公元7世纪,阿曼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1世纪末独立。1429年,伊巴德教派确立在阿曼的统治。1507年,阿曼遭葡萄牙人侵并长期被其殖民统治。1649年,阿曼当地人推翻葡萄牙人的统治,建立亚里巴王朝。1742年,阿曼被波斯入侵。18世纪中叶,阿曼当地人赶走波斯人,建立赛义德王朝,取国名为“马斯喀特苏丹国”,成为当时印度洋沿岸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势力一度扩张到东非沿海地区。1871年,英国人侵阿曼本土,迫使其接受不平等条约。

1913年,阿曼山区部落举行反英起义,建立“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20年,英国殖民者同“教长国”签订《锡卜条约》,承认其独立,阿曼就此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55年12月,英国殖民者同其扶持的"苏丹国"军队攻占"教长国"首都兹瓦,当地抵抗力量撒入山区,并于1957年7月再度发动反英起义,但最终遭英军大规模镇压而失败。1967年,“马斯喀特苏丹国”苏丹赛义德·本·泰穆尔在英国支持下最终统一阿曼全境,改国名为“马斯喀特和阿曼苏丹国”。1970年7月23日,泰穆尔苏丹被迫逊位,其独子卡布斯登基,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2020年1月11日,卡布斯苏丹逝世,文化和遗产大臣海赛姆继任苏丹。

阿曼是世袭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苏丹享有绝对权威,颁布法律、任命内阁、领导军队、批准和缔结国际条约。1996年11月,卡布斯苏丹颁布《国家基本法》(相当于宪法);12月,成立以其为首的9人国防委员会,负责审议国家安全有关事宜并参与决定苏丹继承人。2011年10月,阿曼修订《国家基本法》,规定如王室委员会未在法定时间3日内就苏丹继任者达成一致,则由最高国防委员会连同国家委员会主席、协商会议主席、最高法院院长及两名年纪最长的副院长根据苏丹遗诏指定人选。

阿曼奉行不结盟、睦邻友好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主张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分歧。阿曼同美、英关系密切,同时开展多元化外交。至今,阿曼已同14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阿曼的支柱产业,油气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阿曼的工业以石油开采为主,近年来开始重视天然气工业。

阿曼实行自由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利用石油收人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吸引外资,引进技术,鼓励私人投资。为逐步改变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实现财政收入来源多样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大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和经济私有化,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私营资本的参与程度。

阿曼的农业不发达,粮食主要靠进口。渔业资源丰富,是传统产业,除满足阿曼国内需求外,还可供出口,是阿曼非石油产品出口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

阿曼全国现有报刊30余种,主要有《阿曼日报》,日发行量约4万份;《观察家报》,日发行量约2.2万份;《祖国报》,半官方背景,阿拉伯文日报;《阿曼论坛报》,私营,英文日报。

阿曼通讯社属于官方新闻机构,1986年5月成立,总社在马斯喀特。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0年始建于马斯喀特。1974年萨拉拉电台建成,后并人阿曼苏丹国广播电台。1979年建成人造卫星地面接收站。1982年开始调频广播,日播12小时。1998年起,该台阿拉伯语综合频道开始向阿曼所有地区24小时不间断播出。阿曼电视台,阿曼国营和最大规模电视台,成立于1974年,共有4个频道。

阿曼主要旅游资源

主要城市有:马斯喀特、萨拉拉、尼兹瓦,苏哈尔。主要景点有:阿曼国家博物馆,祖贝尔博物馆,苏丹军事博物馆,皇家歌剧院,卡布斯苏丹大清真寺,马特拉集市,萨姆哈拉姆古城。世界遗产有:巴赫莱要塞,巴特·库特姆和艾因考古遗址,乳香之路博物馆,阿曼的阿夫拉季灌溉系统,卡尔哈特古城。

阿曼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国家,油气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近年来,阿曼为改变过度依赖油气产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多元化战略,大力招商引资。旅游业是阿曼政府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2004年成立了旅游部,以规划和推动阿曼旅游业的发展,2007年,阿曼正式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目的地国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客观条件作为支撑,为了满足游客的基本出行条件,阿曼政府对旅游及相关行业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第四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期间,阿曼政府为所有古堡和旅游古迹建立接待中心,绿化周围环境,配备灯光设备等。为沿海旅游点建造服务设施,包括餐厅、商店、游乐场和停车场等。在第六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期间,政府对旅游业的预算额由6.7亿美元追加到7.3亿美元。第七个五年计划(2006-2010年)期间,阿曼政府提出了活跃国内旅游市场,促进各地区旅游业的均衡发展,鼓励全民参与,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目标。

2013年,阿曼对旅游业的投资达6.62亿美元,2014年对旅游业的投资继续增长11.7%。2018年阿曼旅游业产值达到了24.3亿美元,占GDP2.9%,拥有星级饭店(包括汽车旅店)344家(其中五星级21家,四星级33家,三星级49家)。根据阿曼长期发展规划,从2011年开始的10年,旅游业的平均增长率为5.5%,到2021年,力争旅游业占阿曼 GDP 比重增至7.7%,实现产值77亿美元。

旅游业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纳大批劳动力。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预测,阿曼旅游业目前直接创造5.3万个工作岗位,至2026年可累计创造8.1万个工作岗位。阿曼政府十分看中旅游业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有39个旅游项目正在建设实施,将为旅游业的未来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自2006年中阿签订旅游业谅解备忘录以来,中国已经成为阿曼快速增长的旅游客源场,并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保持持续增长。据阿曼旅游部统计,2018年来阿旅游的中国公民约4.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31%。虽然每年赴阿曼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在快速提升,但总数还不是很多,阿曼旅游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阿曼来华游客中,以观光为目的的很少,主要是商务类游客。随着两国贸易发展,阿曼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经济技术合作有所深入,规模也不断扩大。阿曼高度赞赏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最早欢迎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的阿拉伯国家。2018年5月15日,中国与阿曼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曼苏丹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中阿双方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推进两国互联互通、产业园、能源、产能、科技、金融、港口等领域务实合作。

阿曼人民对古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本地区其他国家人民难有的亲近感,由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较高的认同感。因此,良好的民意基础成为扩大阿曼对华旅游的有利因素。

中国同阿曼文教领域交流活跃。近年来,中国艺术团多次赴阿曼演出,受到广泛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