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7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8 21:20:39    



古人通过盯着星星看,发现天体知识越来越丰富。因为距离远得让人捉急,除了太阳,其他恒星的变化就像个隐形人,看不见摸不着。这就解释了为啥我们的祖宗咋觉得恒星位置永远不变的呢。为了方便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转圈儿,老祖宗就把黄道、赤道附近选了二十八个星星作为标志,这就是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每个星星还给起了个名儿:角、亢、氏、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张、翼、轸、奎、娄、胃、昴、毕、觜、参、斗、牛、女、虚、危、室、壁。在北极星附近还有三个特殊区域,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

有了这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当参照,就能通过看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的动静,推算出太阳在啥地方,然后就知道一年有几季了,这可是制定历法的重要参考工具呢。

战国时期,有俩天文家,一个叫甘德,写了《天文星占》八卷;另一个叫石申,也写了《天文》八卷。后来两人的作品被汇编在一起,叫做《甘石星经》。这部书里记录了120颗星星的位置,是咱们中国已知最早的星表,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星表,比古希腊恒星表早出现七八十年呢。

到了东汉,张衡不仅知道了哪些星星常亮,哪些星星微小,而且还给其中320颗星星起了名,画了中国最早的星图——《灵宪图》。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有份根据我国敦煌绘制的星图,这图是公元8世纪画的,用的是圆筒投影法,列出了1300多颗星。苏州还藏着一块南宋末年的石刻天文图,上面也写满了星空。

就咱们现在了解的情况,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保留的星图没有早于14世纪的。17世纪望远镜发明前,西方星图最多只有1100颗星,可见咱们中国在制作星表和星图方面的厉害之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