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19-20世纪,丹麦的城市文化传承与实用建筑主义思潮的兴起

90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5 21:53:44    

一、城市的风貌与文化留存

1820年,在诗人波尔·马丁·穆勒的作品《欢乐的丹麦》中,他无限感慨——尽管“丹麦国土又穷又小”,但是他却流露出对这个“又穷又小”国家的崇敬之情。

正如《丹麦史》的作者耶斯佩森在该书的最后所得出的结论那样,丹麦人的民族心态显然是这个处于关键转折期的国家进行重新构建时的一个重要问题。

出身于战乱时期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他的作品独具魅力且经久不衰,采用无数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形式吸引着无数全世界的儿童与成年读者。

丹麦人将他们所独特的乐观与进取的民族特质,融入了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之中。

19世纪80年代,丹麦作家约翰内斯·乔根森认为:“城市对于它的市民而言并不仅仅是实体,反之,它需要由表征来定义。

城市的每一种表征都可能吸引不同的人群,但是它们共同诠释了这个城市。他将城市的这些特征比喻为“由不同作者所撰写的多章节的作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丹麦的城市文化初步形成,它成为了传统与时代特征的表现。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行政区、商业区还是住宅区,它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全部。

城市的发展与它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并延续至今,它维持了城市和民族自身所需的生命力,这种力量不仅源自于政治经济,也来自于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

老城区传统风貌的存留与现代化工业城市建设之间的冲突,自19世纪末期丹麦进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代以来就一直存在,这也是一个较长时期被政府部门忽略的问题。

其中关于丹麦城市的传统风貌,通常可以从它独特的建筑外观、房屋的建材质地、街道的布局等多方面得以体现。

当丹麦港口城镇在工业化时代不断扩张的同时,它们在建筑设计上也开始呈现出新特点。

建造于19世纪上半叶的建筑普遍保留着那些属于旧城区的典型特征,以浅色的外墙和立面的小装饰为主的古典建筑元素相结合是最常见的风格。

在当时的欧登塞、尼堡以及瓦德等许多省城,古典建筑仍然是城市景观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直到19世纪下半叶起,新的建筑开始出现了,它们的外观设计呈现了鲜明的现代气息。建造于20世纪早期的建筑(以大城市的商业性建筑和工业建筑为主),它们在外观特征和规划布局方面开始体现出“现代气息”。

这种“现代气息”与古典建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业内人士指出:当传统的城市经历了从平稳有序的发展到爆发式增长扩张的过程时,无论是对城市的规划,还是城市的景观,两者都经历着一场重大的“破裂”。

它的直观表现为现代主义、前现代主义以及古典城市景观风貌之间的断裂性,这样的过程足以改变传统城市的性质。

而这种“现代化”的改变通常是整体性的,除了在建筑风格上发生了改变之外,城市的传统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如同其他的欧洲城市那样,早在17世纪以前的丹麦城镇,为了确保城市的安全而利用它周围的一部分土地,建造了一整套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这些紧密包围城市的防御系统将城市与外界隔绝起来。

到了19世纪中叶,传统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在距离首都哥本哈根约2公里的周边地区空间的新规划中,那里的许多地方曾经被用于修建人工湖、皇家堤道以及相对应的军事堡垒。

1856年,一些曾经环绕哥本哈根周围的军事防御工事和城镇大门开始被拆除。在随后的十余年间,城市的规划建设者开始设计有关针对原本军事防御工事以及人工湖地区的重新规划方案。

最终这项计划是将该地区设计成为了公园、公共机构和密集的街区,原本管辖这些地区的军方当局旧址,则先后被出售给哥本哈根和部分私人建筑商。此时的新规划布局中清晰地体现了商业性特征与生活气息感。

依据城市学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新兴城市的扩张成为了表现新商业精神的“理想场所”。

因此,新兴的城市建设与商业发展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尤为明显,城市化趋向促进了商业中心的建设,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空间区域的需求,城市中新建的现代建筑逐步取代了部分传统的街区和住宅。

曾经沿着购物街建造的中等规模的老建筑逐步被高层建筑所取代,这些新出现的高层建筑是集商业、办公和居住等功能的综合体。此类现代化的大规模建筑,尤其是在因港口而繁荣的大城市中更为多见。

与现代化高层建筑同时出现的还有宽阔的道路。

当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处于初步实践的阶段时,它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经济支出和资源投入可承受的范围内,对老城区存在的落后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丹麦城市,在城景观效果方面,除了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大规模现代化商业建筑外,其他类别建筑(尤其是住宅区)的外观仍然体现出传统特征。

因此,无论是受到“实用建筑主义”思潮的影响,还是受到新时期立体派建筑学说的作用,自工业化时代起,丹麦的城市建筑在较长的时期内仍然留存了浓厚的民族特点,体现在住宅区的房屋外观以及公共区域的设计方面。

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在广泛的“工业化时期预制建筑”和“国际化的当代建筑模式”的影响下,城市建筑才开始发生变化。

二、“实用建筑主义”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自20世纪30年代起,首都哥本哈根和以奥胡斯、欧登塞及奥尔堡为首的各大省城都开始修建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大型砖房(房屋的楼层数量普遍为4-5层),以此来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居住需求。

由于建材产业的变革对建筑物的质地、外观、结构等方面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导致城市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丹麦的传统建筑普遍采用半黏土与木材混合的结构,此时已经普遍被砖混结构房屋所替代。

然而在建筑物的外观方面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状态:新建的商业中心和以它们为中心构成的办公建筑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而新建住宅区和商业街后院经过改造后的老街区的房屋则有所不同。

尽管从街区规划方式到建筑材质的选择都更偏向于现代性,但是它们在外观上仍倾向于体现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偏向于具有“民族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外观设计。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用建筑主义”改变了丹麦建造房屋的传统模式,尤其是改变了半木结构的材质选择以及封闭或半封闭式的房屋和庭院格局。但是相较于他国的案例,丹麦城市的新建设项目在建筑外观上仍然保留并展现出充满传统特征的一面。

因此,丹麦所实施的“实用建筑主义”理念更侧重于实用性本身,这种实践模式的核心在于使建筑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建筑的设计更加人性化。

丹麦的建筑除了商业建筑外观和住宅区规模有部分变化之外(此时新建的大部分住宅仍然具备传统建筑的外观,它们普遍是由红砖或黄砖砌成的斜型屋顶建筑),更加注重“实用建筑主义”所崇尚的建筑设计与人性化和社会性之间的关联。

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物本身的细节设计与工艺提升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政策之中。

在20世纪早期,“实用建筑主义”的理念已经在丹麦的城市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施,从首都哥本哈根到各大省城的新建筑,尤其是住宅区的设计方案基本上以此为参照。

在丹麦传统的街区规划模式中,房屋一般会附带与之相配套的庭院,房型通常是庭院在前,房屋在后的封闭型结构,房屋排列紧凑且采光较差。

到了20世纪20年代,尽管传统风格的房屋仍在建造,但是它们受到新理念的影响而发生了一些转变,其中位于首都哥本哈根,建造于1919年的博鲁普斯街和斯特伦塞加德街是两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开放型的新住宅区普遍得到推广,业内人士将它称为早期实用建筑主义和晚期古典主义的完美融合和具体实践。因此,“实用建筑主义”的盛行直接改变了新建街区的布局形式。

沿着新建的交通要道周边的区域建造起了大片砖结构房屋,开阔的空间使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由于不少景观建筑师与园林建筑师直接参与规划设计工作,新街区的规划设计直接与周边的绿地为基准来进行,这种类型的新建筑在外观上呈现出了更佳的视觉效果和更佳的采光性能,其中的成功案例包括布兰特和索伦森的合作项目等。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丹麦城市中,最常见的公共住宅房型是多层的公寓楼、联排房屋(常见于人口密度最高的首都哥本哈根)和独栋房屋(常见于人口密度较低的省城与中小城镇)等。

由于当时丹麦城市的人口密度显著高于它的邻国,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规划设计出提高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是设计规划中的关键所在。

到了20世纪30年代,按照全新规划设计的新住宅在空间利用和设计方面相较于老建筑都有很大的改进。

各级市政当局和城市规划者都倾向于在预期规划的范围内制定一系列优化方案,而居住在新房屋内的居民(其中包括部分低收入群体)也因此成为了直接受益者。

随着“实用建筑主义”理念的推广,城市建设的范畴已经不仅局限于针对未开发地区制定新商业区和住宅区的规划方案,当这些区域的建设工程完工时,它们周边区域的规划也被列入了提案。

然而“实用建筑主义”的实践与老城区之间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兼容性,新道路的设计就是一项协调这种“不兼容性”关系的尝试。

如果20世纪20年代的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将当时最先进的理念运用于新建筑中,它处于城市建筑内部设施的提升阶段。

那么20世纪30年代后的城市建设,它的重点则开始转向对城市建筑的功能性优化以及整体性的完善阶段。随着交通主干线的延伸,与新城区相连接的老城区也面临新的选择。

以首都哥本哈根周边的老城区为例——由于托维加德是贯穿其间的主干道,它于20世纪30年代因道路改建工程而拓宽,此项拓宽工程的修建导致位于北侧约有300年历史的老城区被拆除。

而在拓宽工程完工后,它的沿线不仅要重新修建住宅区,现代化的5层公寓大楼,同时还加速推进了位于道路后侧老城区部分(这里以贫民窟为主)的征收拆迁工作。

相关文章